中产,房产和教育

杂文

从2014年开始,关于中产阶级焦虑的爆款文章每个月都要来一篇。到了去年年底,关于买房的文章每周都在刷新阅读量。买房,去哪儿买房,怎么买房,离婚买房,移民买房,买学区房,买房失败,最近的主题变成了去雄安新区买房。

好像中产阶级防止阶层跌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就是买房了。

但是很少人想过,中产阶级的继承本来就是伪命题。

汉武大帝颁布推恩令,大国变小国,小国变郡国。那大桑树底下卖草鞋的刘备,还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呢?

大清朝只有12位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除此之外,不管多大的爵位,都是袭一代降一等,亲王变镇国公,镇国将军变辅国将军。

自古赵家荫三代,中产阶级凭什么认为自己可以世世代代是中产阶级呢?

中产阶级,本来就是只是繁荣经济体和新兴行业的标配。美国的中产阶级也不过是二战之后阔了三代,08年金融危机之后还是被打回原形。

中国的中产阶级以及他们的后代,不想通过参与社会议题与改善社会治理,不想通过创新和冒险获得财富增值,而是把保住社会地位的希望都寄托在砸锅卖铁买一套学区房上。

那你说丧钟应该为谁而鸣呢?

“3分钟”是老道消息的新栏目,将会和原有的周末漫画栏目间周放送。老编辑、Jack周、包小姐每个周末或者节假日会用这种比较轻松的形式给大家讲明白一个热点话题。

绘图:车玉、冯佳

编辑:冯佳

这位特级教师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国中学,没想到出了一身冷汗

2017-04-03 魏勇 亲子营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关注亲子营

童书共读、唐诗旅行、科学育儿、快乐带娃

|微信公众号:itvhbb|

点击文章结尾蓝色字体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共读

 

 

 魏勇:北京十一学校历史老师、全国特级教师

来源:文汇教育(id:wenhuieducation)

比较中美教育,若是撇开大学,很多人认为中国的基础教育更胜一筹,其中一大原因,就是基础打得比较扎实。也正因此,很多家长会纠结:到底什么年龄出去留学,对孩子的发展更好?今天推荐的文章,正是一位特级教师的观察与思考。

带着‘挑毛病’的眼光去看美国教育,没想到挑来挑去,挑出了我们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一大毛病:和美国课堂不重‘干货知识学习’、不重落实的特点相比,中国课堂相当强调落实,尤其强调基础扎实,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毛病。

这个发现,让我出了一身冷汗…….” 

为什么美国课堂不讲落实

魏勇 / 北京十一学校历史老师、特级教师

六年前来过美国,那时,对美国课堂中各种新鲜事感兴趣,例如,学校的形态、功能教室的配置、教材的使用、课程的设置、教学法等等,可以说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启发。回来后,我们就借鉴他们,进行了基于课程的学校形态的变革,受到了广泛关注。

六年后,我们再去美国,这次淡定了很多——一方面是因为部分实践了美国教育中的合理做法,新鲜感不再了;

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眼界打开后,看到了美式教育同样存在着问题,同样面临着需要进行教育变革的紧迫形势,就如同美国的教育反思专题片《等待超人》揭露的那样,美国公立教育体系存在巨大弊端,让美国人痛心疾首。

所以,这次去美国,我带着比较中美教育利弊的意图,看看我们究竟差在哪里,哪些是我们可以继续保留的,哪些是我们需要改变的?争取看到那些看不见的东西,那些第一次参访时没有看见的、教育中隐形的东西,比如——

怎么把学生变成独立思想者和终身的学习者?学校和课堂怎么来实现这个目标的?

美国的教育体系为什么能培养出世界级的人才,在基础教育阶段,他们对这些人做了什么,没做什么?

有时,没做什么比做了什么更重要。这次,美国教育之行验证了这点。

美国课堂有个共同的毛病:感觉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

本来,我是带着挑毛病的眼光来看美国教育,但是,挑来挑去,挑出了我们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大毛病。

这个毛病之大,大到了我们不认为是毛病而认为是优势的程度,什么毛病呢?中国课堂相当强调落实,尤其强调基础扎实,这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毛病,这个发现让我出一身冷汗。

 

到目前为止,我们参访了一所私立学校,三所公立学校,三所学校中一所位于30万美元房价的学区,属于普通公立学校,另外两所学校位于65万美元房价以上的学区,属于优质公立学校。

由于美国公立学校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房产税,所以,房价越高、房产税越多,学校的钱就越多,就可以聘请到高水平的师资。

以我们参访的Chatham学校为例,据说这是新泽西最好的公立学校,初中教师的年薪平均在10万美元(税前)左右,高中教师没打听,应该不低于这个水平。

其间,我总共听了12节课,包括英语、法语、中文、数学、AP数学、生物、戏剧、历史、AP历史、时事政治、建筑、烹饪、体育等。作为历史老师,之所以跨学科听课,主要是希望采集的样本有普遍性,避免局限在文科而以偏概全。

在这些优质学校听过的课,如果以中国的课堂评价标准来看,大多是不合格的课堂,更谈不上优质课,几乎所有的课都有一个共同毛病:课堂知识容量小且不落实,感觉学生学到的东西很少。

我第一天听课是在Chatham学校的初中部,听了体育课、地理课、数学课、烹饪课。听完后,我们体育老师的评价是:体育课没教孩子东西,只是玩了一个游戏,缺乏体育技能的教育,在北京,这样的体育课是不合格

的确,我也只看到一百多名孩子在体育场里玩得很开心,老师只是游戏的组织者而已,的确没有落实体育技能的教学。

 

地理课讲的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自然环境,老师设计得很好,以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否宜居作为切入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顺便就带出了该地区的气候、地形、农业等相关知识。

这个设计真的很棒,学生们讨论也非常热烈,70%的学生都曾至少发言一次。不过,同样“遗憾”的是,老师没有梳理和总结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地理知识,学生学习得不够系统,还是感觉欠缺落实。

 

数学课的落实就更差了。

整个一节课讲了一个求直角三角形边长的题,属于我们小学四、五年级的数学题,结果这帮美国初中生(七年级)忙活了一节课。

场面很热闹,又是讨论,又是上讲台去演算,看起来大家兴趣盎然,但没有干货,没有落实。

用我们数学老师的话来说,这堂课效率很低,这是我们小学四年级花十分钟就可以解决、再花十分钟练习,就可以落实的数学知识。

美帝的数学课真的是“少慢差费”啊!看得我们的数学老师真捉急。

 

这三节课看下来,我们发现,美国的课堂几乎没有知识和技能落实的环节,老师讲得高兴,学生学得开心,仅此而已。

用我们老师的话说,要是PK的话,用我们的方法来教,轻而易举就可以考过美国,我们的课堂效率高得多。

当天,我很得意地发了一个朋友圈:“第三节七年级数学,就这么一个破题,鼓捣了一节课,还是高层班,结果,大部分学生还做错了,感觉美帝数学教育不咋样。”

那两天,我们自信心爆棚,感觉中国基础教育很不错嘛!

美国的课堂几乎没有知识和技能落实的环节

中国的基础教育真的优越于美国吗?说实话,我心里并不踏实。

接下来我们又听了高中的课,几乎都是同一个毛病,不落实。

要知道,这是新泽西排名第一的公立高中,而新泽西在美国属于发达地区,在我看来,与我曾去过的洛杉矶排名第一的西湖高中相比,Chatham的高中更优秀,师生素质更高,教师的薪水也更高,可以这样说,在美国的公立教育体系中,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标杆地位。

这所优质高中的课堂又是怎样的呢?10月28号上午,先听了一节法语高级班的课。这是一节纯粹聊天的课,一半时间用法语,一半时间用英语。一节课下来,既没有教语法,也没强化词汇记忆,感觉空荡荡的,啥也抓不住。

 

接着听了一节生物课。这节课主要讲一个问题,为什么细胞会裂变而不会无限膨胀?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一个简单实验中,用刀切出正方体。

与其说是实验,不如说是简单的手工。于是,学生们嘻嘻哈哈地按照老师的要求做了实验。

我们听课的老师皱起了眉头,觉得解释这个问题完全没必要浪费这么多时间,如果我们老师来讲的话,十分钟就讲清楚了。

我们的北大博士张伟老师做了如下课堂设计:

就这个问题,我们与美国老师进行了交流,为什么不用这种更高效的教学方式?

我们的潜台词是,美国的方式太笨了,几句话可以让学生搞明白的事情为什么非得让学生自己去折腾一节课呢?

而且还没有落实,还没有检测出究竟有几个学生理解了细胞为什么会裂变的问题,完全是一锅粥

对此,美国老师回复是,他们以前也会象我们这样教学,但现在不会了,因为他们觉得学生动手参与和学习兴趣更重要。

 

美国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不遗余力

我不确定美国老师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就我们几天的观摩来看,美国课堂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方面不遗余力,不惜牺牲了难度和落实程度。

这究竟值不值呢?

这让我们困惑,一方面,他们的课堂象乌龟,又笨又慢,似乎不是好的课堂;另一方面,我们没有看见厌学的学生,没有看见课堂打瞌睡、玩手机的学生,所有这些让我们中国老师感觉低效的课堂,学生积极性却都很高。

“让教室成为学生愿意呆的地方”,不经意间,人家实现了。

之所以教室和课堂成了学生喜欢的地方,关键不在于教师水平很高(美国老师的学术水平并不比中国老师高,至少没有十一学校老师水平高),做了很多有价值的事情,而在于教师没有做一件事情——刻意落实知识。

这点太重要了!

从短期来看,知识越落实,学生基本功越扎实,学业进步越快。换句话说,在单位时间内,中国式的教育亩产量更高,如果截取中学某一阶段来进考试,中国方式肯定战胜美国方式,对此,我的同事们心理非常有底,非常自信。

这在BBC纪录片《中国老师来了》中也已经得到部分验证——中国方式战胜了英国方式。

但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如果把教育拉伸到一个人一生的时间来看,那我们的学生在出发阶段的领先地位,很快就会丧失掉,美国学生会逐渐超过我们而把我们甩在身后。

为什么呢?首先,高等教育出了大问题,集中了13亿人口精英的北大清华,居然排名不如港大,香港人口基数不过700万,这简直就是中国教育的耻辱。

当然,我这里不谈高等教育,主要谈基础教育。

 

所谓拉长人生来看基础教育,说的其实是学习是否具有持续性的问题,即学生能否成为终身学习者的问题。

的确,美式教育内容大多比中国肤浅(某些AP课程除外),特别注重呵护学生学习兴趣。从美式课堂走出来的学生,可能考试成绩不如我们,但他们不会考完后撕书、烧书,然后从楼上天女散花般的撒下来。

我们的学生看起来很优秀,考试也出色,但考完后恨不得从此告别学习,基本不具备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兴趣,仿佛学习只是阶段性的使命。

这就麻烦了,你停下来不动了,而人家却持续的向前进,当然,你就很容易被别人超过去了。

究竟是什么原因妨碍中国孩子成为终身的学习者呢?

首先是制度性因素。

高考体制让学习变得功利,这方面已经讲得很多,我就不多说了;

其次是文化因素,传统文化推崇踏实、这种导向放在教育背景下,就变成了鼓励落实的做法。

长期以来,我们对落实无条件的肯定,现在到了要好好反思的时候。

何谓落实?就是教师要控制学习结果,保证其质量,保证知识和技能被大多数学生掌握并能运用。

听起来这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情,实际上,过分强调落实是以伤害学习兴趣和想象力、创造力为代价的。

从根本上来说,落实,是十分功利、十分无趣的一件事情。

在看一部精彩的电影之前,如果你被要求做以下事情:

1、找出这部电影有多少处用了特技

2、这部电影的结构有什么特色

3、这部电影让你发笑的地方有几处……

然后,看完电影逐一回答以上问题。

这些问题还不算难题,但当你带着落实任务的使命看电影时,你还有看电影的兴趣吗?至少兴趣大减。而这部电影原本是精彩的,是你感兴趣的。我相信,一旦看电影被要求落实完成任务,电影院迟早变得空空荡荡。

作为教师,我们见过太多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学生,但他们往往缺乏灵动、缺乏创造力和想象力。

落实,意味着掘地三尺,在同一个地方深耕细作,让知识牢固,而想象力意味着天马行空;

落实,还意味着十分关注细节,避免粗心大意,而创造力意味着奔放不羁和犯错误。

这样一来,我们就陷入到了矛盾的处境中,一方面我们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允许学生有知识上的漏洞,追求尽可能掌握学过的全部知识。

我的天,这怎么可能呢!

人类许多的美德彼此是不兼容的,你选择了A,常常意味着在B方面需要妥协,人不可能同时在AB两方面都特别出色。

比如,你选择了重视细节,以细节决定成败作为人生座右铭,那么,你就不大可能具有恢弘的视野和战略眼光,也就是说,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往往并不注重细节。

当然,也有极个别的人物能够将两种不兼容的品质完美的集于一身。但教育不能为极小概率事件而努力。

落实的意义在于短期之内看见学习的效果,而美国教育不着眼于一时之得失。

课堂落实程度不够,表面上看好像是西部牛仔的粗犷风格在教育中的蔓延,而实际上与美国社会的价值观和教育体系的宗旨高度一致。

美国是一个典型的精英主义的国家,他们只做而不说的事情是,用5%的精英做火车头,拽着95%民众前行。

回到课堂,我们发现以兴趣为导向而知识不够落实的现象,也许会对注定成为普通人的那95%的学生带来一些不利,他们中多数人高中毕业后就工作了,或者上一个社区大学,学点应用性的技能。

但最顶尖的那5%的人,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呵护,视野得到了拓展,独立思考得到了鼓励。假以时日,持续学习,再加上有世界最顶尖的大学的支持,他们就会超过一度领先却败坏了学习胃口的中国学生。

 

当然,我们也必须理解,中国的课堂强调落实,是因为有中考和高考压力存在,那么,应试的最佳策略就是要落实,没有落实,就没有成绩,没有落实,学校就没法生存,即便是改革示范的学校,也不敢忽略落实这个教学环节。

中国教育的困境,主要是我们太贪婪,什么都想要——

我们既要基础扎实,又要培养创新力;

我们既要教育均衡、又要培养杰出人才;

我们既要限制补课,又要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和老师。

我们始终没有敢于放弃的勇气,更没有把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理清楚,从而,缺少一个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价值追求。

【观点争鸣】

@Irene:感觉作者的观点有些极端和二元,将基础扎实和想象创新、教育公平和精英培养、素质教育和选拔竞争对立了起来。但也确实提供了另一个视角来反思我们当前的教育:

中式教育强调落实,事无巨细的落实会扼杀创新,但就此将“落实”一巴掌拍死吗?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哪些要落实?(核心概念、可迁移技能、兴趣与好奇心等)哪些无需落实?(腾出时间精力在那些需要落实的部分)

国内教育注重公平,但给所有人一样的教育会扼杀未来的精英,但就此把公平的追求舍弃吗?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什么才是真正的公平?(教育公平的最终目的是——每个人得到最好的发展。不等于每个人得到一样的发展

当下国内素质教育的呼声和大学选拔竞争的冲突,不是两者本身的冲突,而是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多元发展和升学考试单一评价体系的不匹配,这就像新系统和旧软件的不兼容一样,我们不能因为兼容性故障就壮士断腕般舍弃其中一方,这不是勇敢,而是冲动。

或许我们更应该做的,是判断哪方该保留,哪方该升级去适应另一方。 文中的最后一句话说得很精辟,感觉中国的教改有点像个缺乏主见的小孩,被各方不同的声音扰乱得摇摆不定,或许就像法律界一样,我们教育领域也需要一部《宪法》,来规定那些最根本的,始终如一的教育追求。

@Mr.X²:唯一牵强的是将中国重视落实与扼杀创新力的联系不够严谨。以我在十一学校上课的经验,大多老师总能将落实与兴趣巧妙地结合,上课讲讲段子,多做活动,各类选修,上课睡觉是很难得的情况。

不能否认的是,中国大多学校的确有局限、官僚讲课的嫌疑,其中的主要原因,依旧是由于高考的一把大斧架在脖上,教师的利益也被控制在成绩之上。因而在教师的观念里,就少有保留创新性的必要,成绩才是刚需:十一学校的教师之所以特殊,在于为学生的一生着想,培养其人格而非知识储量。也许,对教师观念的改变,才是必要?

 

@霞掌柜:填鸭式教学,在学习初期已打压了创新能力和思考能力。

@ww116:看了这篇文章我突然很理解我们的教育方式,中国式望子成龙思想下,只有这一个向上的相对公平的渠道,寒门的期望尽在于此,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落实呢?

@刘冬梅:教育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对于一个社会,有5%的顶尖人才和95%的普通公民,其实就够了!终于知道了中美之间教育的差距在哪了!

@秋天的兔子:当功利磨灭了兴趣爱好,磨灭了好奇心,磨灭了想象力和创造性。。。考试分数还有什么用!

@东至梦:美国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与淘汰。典型的温水煮青蛙,只要个别青蛙跳出锅就行了。这个跳出的青蛙是先知先觉精英。

美国的教育均衡是建立在学生自范性的均衡,不去刻意做什么,有点无为而治的做法。我们的教育是扯着教育均衡的大旗,进行功利性教育。两者熟是熟非?最好两者结合起来

@张凤英:兴趣教育不仅保护了精英的兴趣和创造力,即使对将来成为一颗螺丝钉的普通大众来说,保持兴趣和好奇心也比扎实的基础重要!

@杨仁旺:与我在英国课堂的观感相似,牺牲效率以呵护兴趣,初中阶段重在博而不在专,高中收窄方向并提升难度,大学阶段厚积薄发释放潜能

@飛虻:有時候跳出來看自己,才會更清楚地認識真正的自己。中國的教育是嬰兒肥,是現代版的偃苗助長——既要你走在道路的正中間,又要你去創新新的道路。

本來我們大部分的學生將來能做一個優秀的技術工人,而我們的學校非要把他抬到本科大學,重點大學,名牌大學里去,畢業後他只想做總工程師做科學家,不願再做一個技術工了。这就是悲剧。

一個好的卡車司機,為什麼非要學航空駕駛?拔高了學生的心理期待,而又沒有那個能力。高級職務做不好,基層職務沒人做,都是兩敗具傷。這篇文章真的發人深省。

杜克大学剖析:终其一生,真正受教育的人应该具备这14种思维方式

2016-07-15 择学堂

择学堂:50万爸妈正在关注的专业教育/亲子平台,每天都能阅读精彩内容!

Dora妈:

我们中的很多人,花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时间在学校里学习、接受教育,到底是为什么?是为了知识、名声、乐趣?还是为了教育所能带来的金钱、地位?

教育的确可能带来很多,但除了上述这些,还有更重要的——那就是让教育改变你的大脑思维方式。

肯定有不少天真烂漫的孩子都问过家长或老师这么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接受教育?”当初的你是怎么回答的?

下文视频是已故美国作家 David Foster Wallace 2005年在Kenyon college毕业典礼上做的演讲。在这段名叫《这是水》(This is Water)的视频中,他跟别人说起平凡生活的困境——以及那些教育带给我们的改变。

 

教育的本质是帮助我们理解了如何去思考,让我们掌控如何去看待这个世界。

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时刻保持有意识(Self-awareness),知道什么对你是重要的,学会控制你的想法。

真正受过教育的人都应该具备哪些思维方式?

2014年,杜克大学的老师们,给他们2014届的毕业生画了14幅漫画,讲述的他们对新一届毕业生的期许,也正是真正受教育者终其一生应该具备的思维方式。

14

坚持

Stick with it

这或许是老生常谈,但你不该感到厌烦。毕竟生命中的很多价值都由它创造。但你要认清选择:坚持该坚持的,放弃该放弃的。

13

拥有感恩的心

Give back

“Give back—serve from a sense of gratitude.”

教育让我们学会以一颗感恩的心回报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回报是兼具了感恩和慷慨的一种美德。

12

做自己,也要善学习

Be true to yourself

“Be true to yourself. Be willing to learn and to be coachable.”

教育让我们认识自己,同时愿意学习,保持一颗谦逊、包容的心。学会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

11

灵感来自阅读

Reading leads to inspiration

保持阅读的习惯将让人更有创意。

你可以主动地阅读专业领域以外的书籍,并作为一种爱好富有激情地进行下去。很多灵感会不经意间从书籍给你的启发中产生,那便是阅读智慧的结晶——创造力。

10

慷慨

Be generous

教育让我们学会对人更加慷慨。一个善意的举动的背后,可使他人受到千千万万恩惠。

9

受教育不代表聪明

Educated≠Smart

“Never confuse being educated with being smart.”受教育和聪明其实是两回事。

你要知道,真正受到良好的教育的人,不仅仅拥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它包括:愿意聆听、独立思考、理性分析、自由想象、不偏不倚的评判事实。

受教育和聪明共通的那个部分,才是你想要成为的人。

8

教育让你学会反思

Stop and look back

 

受过教育的人懂得反思。

在你迈向人生新台阶时,不要忘了停下了回望过去,思考过去经历的意义。这样会帮助你理解这三个问题:你是谁,你想去哪儿,和你该怎么办。

受教育者知道要思考过去的事情,从中总结经验教训。

7

拥抱不确定的生活

Embrace ambiguity

 

Embrace ambiguity.

生命中绝大部分的内容,都不是按部就班的。所以你不要害怕生活偏离了计划。勇敢地接受不确定性。

感情、工作和生活就是因为这份由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才有乐趣、才值得。

6

价值在挑战中实现

This is your Life

你的个人价值与你所经历的挑战是成正比关系的。

走出舒适区。人们喜欢待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因为熟悉会带来轻松,可是也会带来停滞不前。你,甘愿平庸吗?

5

学会在拒绝中找机遇

Reframe rejection

重新认识你所经历的拒绝。

无论你正在朝领导者的位置努力还是在组建一个新公司,你一定常常会被他人拒绝。

与其把拒绝看作终结,不如把它视作机遇,并想想为什么。

是你询问的对象不合适吗?是你还未展现出自己的能力来胜任新工作吗?时间会证明,拒绝其实是给了你潜在的等待、学习和尝试的机会。

4

关注人本身,而非头衔

Respect people over job titles

不以人的职位头衔去衡量Ta是否值得你尊敬,因为头衔所能代表的实在太少了。

人与人之间的能力由很多因素决定,所以一定会有差别,但是人格上却是人人平等的。

不戴着有色眼镜审视别人,心胸才会更加宽广,眼界也会更加开阔。

3

“关系”比“索取”重要

Relationships matter

从友好的人际关系中获得的满足感,比获得某些物质上的东西,会让你更有满足感。

物质本身只是工具,可是急功近利的人们却成了它们的奴隶。

2

人生选择没有对错

No right or wrong

人人都在为一些人生选择而焦虑操心——比如接受什么样的工作与职位。

但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明天是确定的。你需要的只是冷静地计划,然后朝着你认为对的方向勇敢的尝试。

要知道,人生的选择本没有对错,所有的明天,都是前往明天的下一步。

1

别过无意识的生活

Pay close Attention

留心观察和体会,别让生活悄然溜走而浑然不觉。

人每天在周而复始忙碌的生活中,常常会忘了自己。而当光阴飞逝,再回首岁月时,我们是否实现了当时的初衷呢?